在近日開幕的北京國際設計周上,參觀者驚奇地發現原來普通的地板產品竟然可以成為藝術品。這種感覺來自意大利知名設計師門迪尼以生活家地板為素材創作的"SURFACE"。
(以生活家地板為素材創作的"surface"作品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亮相)
"SURFACE"今年四月份剛剛代表中國建材企業參展米蘭國際設計周,是中國建材企業12年來第一次"打進"這個國際頂級設計界盛會。
甚至包括門迪尼本人都對生活家地板豐富的表現力感到"震驚"。門迪尼表示:"我對于生活家產品的喜愛,源自于生活家將單純的地面裝修材料,成功地轉化成極具欣賞性的藝術品。"
(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上,意大利知名設計師門迪尼(左四)與生活家集團CEO劉碩真(左三))
門迪尼表示,功能是設計的基礎起點,過去的設計主要集中在功能上,好的設計要在創造克服各種限制,賦予材料以新的生命。
原創化的藝術設計和產品表達,讓木地板由單純的功能性產品,變成了能夠表現使用者個性和情趣的藝術品。這種改變,不僅豐富了地板產品的品類,滿足不同消費者對于樣式的需求,還極大地提高了地板產品的情感附加值,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。
(嘉賓合影)
米蘭設計周主策劃吉達·博亞迪說:"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原創。設計者所面對的挑戰是發現并創造詩一樣的設計。創新是對現有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和體現,要通過對材料進行創新、發現和應用,創造出新的形狀、體驗和感受,要能夠改善和提升生活。"吉達·博亞迪表示,概念性的產品變成商品是一個篩選的過程,也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。但是沒有這些概念性產品的探索,就沒有生活的改變。因此,概念性產品的商品化是一個和消費才互動的過程,同時也是對消費者真正需求的發現和探索。
生活家集團CEO劉碩真表示,當今社會,很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認識存在著極大誤區,常常把不屬于我們的生活當作好的生活。所以常常去模仿抄襲別人的東西,甚至覺得買國外的產品有面子。
劉碩真說,企業家的使命是創造未來,所以我們不能夠停留在現在。對于企業來說,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去冒險。在創新和風險之間,我們應當把商品和作品保持一個很好的平衡。有些企業過于強調市場和利潤,完全放棄了作品,其結果就只能是不斷地降價。汽車行業就很好,每個企業都會有概念車,代表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,并不直接用來創造利潤。如果沒有概念車,汽車行業就沒有方向、沒有生命、沒有未來。從跨界到混搭,創新就是生活家的靈魂。我們就是要通過各種美學元素的組合和創新,創造更多能夠體現時代精神的產品,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。
生活家·CASA顯然是更能代表今年地板時尚的頂級作品,這種專為80后、90后設計的地板,以前所未有絢麗的色彩去表達和彰顯年輕群體的個性。門迪尼就是生活家·CASA的首席設計師,除了門迪尼,生活家地面藝術研究院還邀請了眾多大師及設計人才加盟,成為中國地板原創力量的聚集地和發力點。
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地板,不僅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,而且遠銷到美國、日本、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。無論是代表世界地板最高品質的德國,還是代表時尚奢華高地的迪拜,生活家地板已經無處不在。時尚和原創在賦予地板產品藝術魅力的同時,也為地板行業增加了生命力。